Robotwithsoul

旧物与执念

总是间歇性的对旧物有一种执念

这种执念又一次发作在今早,源于老爸的一个电话。他咨询我的意见,打算卖掉我的一堆高中旧书。我有些犹豫,但还是答应了,毕竟书堆着确实很乱,而我又很少有时间去看望他它们。挂掉电话,我又回了过去,确认只是卖掉堆在南房的那一部分。

然而,虽然仅是一部分,卖掉它们也着实让我失落;就好像卖掉了我高中的一部分旧时光。我在想,那堆书里面会有哪些东西呢?

高中的课本,上面或许有无聊的图与字迹,那是上课走神时留下的;书里或许藏着些花瓣,叶子:可能有我一直想找出来,却始终没有发现的柳叶桃的叶子,也可能有同桌留给我的压成圣诞树一样的槐花;平时的作业,学校为它们起了形象的名字,叫“配餐”,上面应该有一些愚蠢的错误,也或许有一时兴起留下的整洁字迹;一些考试成绩单,记录着成绩的起落,也记录着全班同学的名字。或许还有我的一些笔记……

还有什么呢?我想不起来了,这或许就是那书让我失落的原因,他们中藏着我高中时的零散记忆。有多可贵我不敢说,可至少那是曾经的生活痕迹。我想,如果我在身边,我一定会把它们整理,留下,封存。

事实上,很多时候,条件允许,我都希望把有意义的旧物整理,藏好,让他们在岁月里发酵。但有些时候,我还是没能做到,反而让这种希望变成了一种执念。执念于在旧物上搜寻旧时光。这好像是我与生俱来不断加强的一种特质。

小学时,我便把课本一直留着,那时家里的空间也有限。父母有想把它们处理掉,而我一直坚守到初中;堆了好多,年纪小又不善整理,直到我自己都觉得乱,才处理掉。当时无感,觉得处理掉让家里变得整洁许多,反而有些畅快。但未曾意识到,一块处理掉的有很多童年的记忆。长大后才颇觉可惜。前一段时间校庆,我抽空进了清华的博物馆,无意间看到一幅画北海的画,画风让我倍感熟悉,突然意识到,和小学课本上的一幅图特别相像。那一刻,感觉记忆开了个门缝,我想起我曾经很喜欢对着书中的插图想象,也特别喜欢闻课本的味道。欣喜之余,也略感忧伤,那些书已经不见了。

陪伴我长大的游戏与卡带,疯狂的时候我一度想把它们一直保留着。后来读书常不回家,送给了小几岁的表弟,不料他非常不善保管,大多散失。虽然数字化的时代仍然可以体验过去的游戏,只是还是特别想见见以前那些玩意。

每一次试图寻找过去却发现“介质”丢失是一件很忧伤的事,却也一直加深我对旧物的执念。

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以前的生活痕迹这么在意,像老年人一般。可能使用因为我的记忆并不是那么好,时间一久就容易模糊;上中学,模糊了小学,上大学,模糊了中学。后来我有种生来成年的错觉。但很多时候,一些画面,声音,甚至是气味,能激起我的过去回忆,很清晰,很惊喜。我发现原来记忆并不曾丢掉,而是藏在了大脑的深处。而旧物则是通向那些记忆的一条路,顺着它,可以看见过去的自己。

有时候,我也在想我是如何成为现在的自己的?我也仅能想到一些粗线条的无聊的人生轨迹。倘若说每个活着的人都是一个待写的故事,我只能想到自己的过去故事的框架,内容却模糊一片。而一件特定的旧物,则能让过去的那一点故事清晰起来。它可能就是一个很平常的东西,一本书,一块石头,一段文字……

或许,这就是一种简单的怀旧情结。缘何呢?也并非现实不精彩不如意,向往过去。而是快节奏的生活总给我带来充实却不丰满的感觉。因为成长意味这把多数时间渐渐分配给生活,学业,事业….这很必要。但太过于理智,太过于现实。急匆匆的追求着结果,渴望成功,丢掉了一些说不清的感性的东西,它们或许就是成长过程的一些心境,一些习惯,偏好…..怀旧则是感性的,它能填补一些现实的感性缺失。旧物对我的意义大致就是这样吧。

我相信,每一件旧物都是时光写好的一段故事,我会用一点点仪式感去珍藏或使用它们,即使丢弃,也该用文字去记录它们的故事。

只是,我的哪些卖掉的书会去哪呢? 想念却默念了句再见。